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一、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正常有机肥发酵的温度主要通过翻堆和强制通风来调控,一般遵循“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在发酵前期,即使发酵起温缓慢甚至不起温,也需在48h后翻堆或通风,避免堆体形成厌氧环境。在高温阶段,当堆温低于50℃时,应及时翻堆,提高堆温,促进有机物分解和杀死有害微生物。在发酵后期,一旦温度超过65℃,必须及时翻堆,防止有机物质碳化和氨化。
二、温度控制的方法
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主要通过翻堆和强制通风来实现。翻堆是通过物理手段将堆肥内部的热量传递到外部,从而降低堆肥内部的温度。强制通风则是通过向堆肥内部输送新鲜空气,带走热量,从而降低堆肥内部的温度。这两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温度控制效果。
三、温度测量方法
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测量堆肥内部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金属杆要长于30厘米,测量时要插入堆肥内30厘米以上,才能正确反映堆肥的发酵温度。在读取温度时,一定要确保温度计深入堆体内部,将温度计放置一会儿,使温度稳定后再进行读数。此外,堆体的温度有高有低,主要取决于水分含量和原料组分的化学成分。
四、温度控制的影响因素
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pH值和C/N比等因素也会影响堆肥发酵的温度。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堆肥内部湿度过高,影响热量传递,从而影响温度控制。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发酵过程中的温度。C/N比失调会导致微生物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影响发酵过程中的温度。
五、总结
总之,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温度控制方法,才能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腐熟程度,提高有机肥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