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制作的温度控制技巧
一、引言
堆肥制作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是影响堆肥质量和腐殖质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掌握堆肥制作的温度控制技巧对于实现高质量堆肥具有重要意义。
二、堆肥制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1. 初期:堆肥初期,堆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经过中温菌1-2天的作用,堆肥快速升温,堆体温度达到50-65度。
2. 中期:高温期维持15-21天,以杀死病原菌、虫卵、草籽,达到无害化指标,并起到脱水作用。
3. 后期:最后温度降低,以利于养分转化和腐殖质的形成。
三、温度对堆肥制作的影响
1. 温度对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温度是判断微生物活动强度的最佳参数。高温细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高于中温细菌。在堆肥过程中,当温度超过65℃时,微生物的生长开始受到抑制。此外,高温会过度消耗有机物,降低堆肥产品的质量。
2. 温度对堆肥质量的影响:温度过低将延长堆肥腐熟的时间,而过高的堆温(大于70度)对堆肥微生物生长活动产生抑制,过度消耗有机质,并造成大量的氨挥发,影响堆肥质量。
四、堆肥制作的温度控制方法
1. 自动温度控制:自动温度控制一般是通过温度-送风信息反馈来完成的。在堆垛体内安装温度信息反馈装置,当堆垛体内部温度超过60℃时,风自动开始向堆垛机送风,排出堆垛中的热量和水蒸气,降低堆垛机的温度。
2. 定期翻堆:对于没有通风系统的堆肥,选择定期堆肥来控制通风和温度。如果运行正常,但堆肥温度持续下降,可以确定堆肥在结束前已进入冷却阶段。
五、总结
掌握堆肥制作的温度控制技巧对于实现高质量堆肥具有重要意义。在堆肥制作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以充分发挥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促进有机物向腐殖质的转化,提高堆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