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有机肥的正确步骤
一、引言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有机肥料的制作。自制有机肥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方式,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制作有机肥的原料来源广泛,基本原理是发酵。根据原料来源及有机肥的用途,制作有机肥有很多方法。本文将介绍一种七天快速制作有机肥的方法,以便大家在家中轻松实践。
二、物料配比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kg如金原菌有机肥发酵专用粉剂、10kg麸皮粉(玉米粉、蘑菇渣等)、禽畜粪便、部分秸秆或腐殖土。接下来,我们将1kg如金原菌有机肥发酵专用粉剂与10kg麸皮粉充分混匀后混入5吨禽畜粪便中,并加入部分秸秆或腐殖土,搅拌均匀。这样,我们的物料配比就完成了。
三、水分调节
发酵物料的水分应控制在50-60%。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简单方法判断水分是否合适:将拌好的发酵物料紧抓一把,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松开落地即能散开为适宜。若能挤出水汁,落地不散开,则含水率大于75%,太干太湿均不利于发酵,应调整。
四、物料建堆
在做堆时不能做得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平顶梯形堆的高度在1.2米~1.5米(尖顶圆锥形堆1.5~2米),宽度2~2.5米,长度在2~4米以上的堆发酵效果比较好。
五、启动温度
启动温度应在15℃以上较好(四季可作业,不受南北方季节气候气温的影响,冬天尽量在室内或大棚内启动发酵,东北等高寒地区应按技术员指导方法启动发酵)。
六、翻堆通气
发酵过程注意适当供氧与翻堆(温度升至60~70℃或以上时要及时翻倒,一般需要翻倒3次),升温控制在65℃左右,温度太高对养分有影响。
七、发酵完成
一般在物料堆积48小时后,温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在此高温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发酵过程中会出现两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2-3次既可完成发酵,正常10内可发酵完成。
八、有机肥保存方法
1. 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2. 发酵有机肥以做基(底)肥使用为主,在作物栽种前将肥料均匀撒施,耕翻入土。如采用条施或沟施,要注意防止肥料集中施用发生烧苗现象,要根据作物田间实际情况确定发酵有机肥的亩施用量。
3. 发酵有机肥做追肥使用时,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
4. 发酵有机肥在高温季节旱地作物上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当减少施用量,防止发生烧苗现象。
总之,自制有机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只需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就能轻松制作出优质的有机肥料。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尝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