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液灌溉的步骤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营养液灌溉前,需要先准备好以下设备和材料:
1. 灌溉系统:包括施肥机、主管道、电磁阀、流量计、支路管道和滴箭等。
2. 营养液: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营养液,并按照说明书稀释到适当浓度。
3. 感应器:包括光辐射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和营养液状况。
二、安装与调试
将灌溉系统各部件按照设计图纸安装到位,并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1. 安装栽培装置:将栽培槽底部设置底板,放置基质定植条,定植条上开设定植孔。
2. 安装灌溉装置:将施肥机出液口连接主管道,主管道上设置电磁阀和流量计,主管道出液口连接支路管道,支路管道上安装多个滴箭。
3. 安装控制装置:将光辐射传感器设置在温室中作物冠层的上方,水分传感器设置在基质定植条内,电导率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施肥机出液口和排出液接收容器中。
三、灌溉步骤
1. 采集数据:通过光辐射传感器、水分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等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和营养液状况,并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
2. 分析数据:处理器根据采集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灌溉,若需要灌溉,则计算出适宜的灌溉量。
3. 控制灌溉:处理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营养液的自动灌溉。
4. 监控灌溉:在灌溉过程中,通过电导率传感器监测灌溉液和排出液的电导率,当二者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导率阈值时,对基质进行基质盐分淋洗,确保营养液的有效利用。
5. 结束灌溉:当灌溉达到预设灌溉量时,处理器关闭电磁阀,结束灌溉。
四、注意事项
1. 营养液灌溉应根据植株大小和花钵的体积来决定给液的多少,每次施肥量应掌握在花钵容积的0.5%左右。
2. 春、夏季是植物生长旺季,需肥量较大,一般每隔半月施肥1次;秋季施肥量应逐渐减少,1~2个月浇施1次即可;冬季由于低温,植株进入休眠期,停止生长,无须施肥。
3. 如果植株已经成形,即使在生长旺季,也只需偶尔浇灌少量营养液,3~6个月施1次即可。
综上所述,营养液灌溉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节水智能灌溉方式,通过科学的灌溉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灌溉过程的智能控制、灌溉用液的精准计量等功能,同时达到省时省工、节约用料的目的,有利于基质栽培作物的提产、节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