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肥美的大闸蟹
一、外观特征
1. 背甲颜色
优质的大闸蟹背甲颜色应该是青绿色或者棕红色,且质地坚硬有光泽。如果背甲颜色过淡或者模糊不清,就不太新鲜了。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是清水大闸蟹的典型特征,尤其是青色和墨绿色为佳。
2. 肉质紧密
优质的大闸蟹肉质应该紧密而且扎实,没有空隙。将手指插入螃蟹身体的一端,感觉肌肉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果是空的或者松散的,就不符合要求了。
3. 膏体透明
优质的大闸蟹膏体应该是透明的且粘稠的,口感细腻丰富。如果膏体过于稀松或者干燥,就不太好了。
4. 腮的颜色
检查螃蟹的腮是否金黄色或者是红色清晰分明,这是判断新鲜度和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腮过于淡漠或者不明显,就不太理想了。
二、触感和活力
1. 手感
用手轻轻握住蟹的脚部(无名指的第二节),如果蟹脚感觉坚硬,说明蟹的身体已经长足实,肉质饱满,不空。此外,将蟹放在平板或玻璃上,观察其能否迅速翻身并爬行,这表明它具备灵活度和身体健壮的特点。
2. 捏蟹腿
用手捏一捏大闸蟹的腿,一捏上去,若是非常坚硬且有力,证明这只蟹就是很鲜活且肉多饱满。
三、季节和产地
1. 季节
大闸蟹的季节性很强,一般秋季是最佳食用季节。农历九月吃母蟹,农历十月吃公蟹。换算为公历,吃母蟹和公蟹最佳时节分别是十月和十一月。
2. 产地
优质的大闸蟹产自阳澄湖、崇明岛等地,这些地区的螃蟹口感鲜美,肉质肥厚。当然,其他地区的大闸蟹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品质,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四、规格和包装
1. 规格
购买大闸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螃蟹。一般来说,“大小适中”是指每个螃蟹的体重在300克至500克之间,“中等偏大”则是指每个螃蟹的体重在500克至800克之间,“偏大”则是指每个螃蟹的体重在800克以上,“巨大”则是每个螃蟹都超过了1千克的重量。不同规格的大闸蟹价格也会有所不同。
2. 包装
优质的大闸蟹包装应该规范、整齐、干净、无异味。购买时可以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产地等信息来判断其品质和来源是否正规可靠。
五、避免死蟹和辨别公母
1. 避免死蟹
买蟹时,我们最怕就是买到死蟹,不仅吃不了,还白花冤枉钱。下面教大家分辨死蟹的方法:
- 看眼睛。触碰一下,眼珠转动就是活的。
- 将蟹放入水中,会吐泡泡就是活的。
- 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松绑大闸蟹,用水冲一冲,有反应就是活的。
2. 辨别公母
常言道:“九雌十雄”,指的是农历九月吃母蟹,农历十月吃公蟹。换算为公历,吃母蟹和公蟹最佳时节分别是十月和十一月。那么怎么来区别公母蟹呢?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口诀即可:母蟹圆肚脐,公蟹尖肚脐。这样三秒就可以区分开来了。
六、注意事项
1. 蟹的品质
询问商家所售大闸蟹是否为精品级别的3两蟹,还是普通货物的3两蟹。这样可以了解到所购买蟹的品质水平。平时是投喂冰鲜鱼还是投喂饲料,还是两者混搭投喂。
2. 称重方式
了解商家是否在蟹进行沥水后再进行称重?是否带绳称重?这是为了确保购买的蟹的实际重量准确。
3. 捆扎方式
可以询问商家所使用的捆扎方式,是使用香草进行捆扎还是使用布绳(注意,布绳可能是由回收的旧衣物制成,不卫生健康)。
七、民间经验
1. “四不吃”
民间有大闸蟹“四不吃”的说法,即蟹鳃、蟹胃、蟹肠、蟹心不能吃。因为这些部位容易积累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不宜食用。
2. 清蒸大闸蟹
吃大闸蟹最讲究原汁原味,清蒸这种烹饪方式就能吃出蟹肉的鲜美。蒸蟹时,水沸后放入大闸蟹,调中火蒸10分钟,之后关火焖3-5分钟。
总结
挑选肥美的大闸蟹需要综合考虑外观、触感、季节、产地、规格、包装等多个方面。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死蟹,学会辨别公母,以及了解一些民间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希望以上的详细阐述能帮助大家在挑选大闸蟹时更加得心应手,享受到美味的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