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人工配合饲料的环保问题?
选择适宜的饲养标准和原料是制作环保型人工配合饲料的第一步。在选择原料时,应该选择新鲜的、无毒害的原料,例如豆粕、菜粕、低筋面粉、米糠、大豆油、氯化钠等。同时,应尽量选择当地营养成分高、价格便宜、来源有保障的饲料,以节省运费和劳工开支,降低成本。
2.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促消化添加剂,如丝兰提取物、益生菌、酶制剂、抗菌素等。这些添加剂可以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此外,还可以根据猪的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生产目的等对营养需要,结合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科学配方配制而成的全价饲料。
3. 注意饲料的纤维素含量
猪是单胃动物,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因此,在制作人工配合饲料时,应按饲养标准的限量控制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仔猪不超过4%,生长育肥猪和种公猪不超过6%~8%,种母猪不超过10%~12%。这样可以避免因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导致的消化不良,影响生长。
4. 注意适口性
适口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猪的采食量。因此,在配合饲料时,适口性好的饲料要多用些,差的少用些;对有异味、适口性差的饲料要由少到多,逐渐增加给其一个适应过程,尽量使猪在短时间内吃净。另外,改变饲料或比例时要缓慢进行,骤变会降低适口性,造成消化不良,影响生长。
5. 注意饲料的氮磷排放
为了减少氮磷的排放,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可消化氨基酸含量为基础,按照理想蛋白质模式,以配制出符合生猪生理需要的平衡日粮。此外,还可以在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丝兰提取物与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有极强的结合能力,在肠道中结合氨形成无害化合物,被肠道细菌充分利用,促进有益菌的增值,稳定了肠道的pH值,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健康了肠道,提高了蛋白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处理人工配合饲料的环保问题需要从原料的选择、饲料的配制、饲料的利用以及氮磷排放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