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水产品适合冰藏保鲜?
冰藏保鲜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品保鲜方法,它通过将水产品的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然后在该温度下进行贮藏,以达到保鲜的效果。这种方法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广为采用的一种水产品保鲜方法,主要用于渔船上的保鲜。在中国,冰藏保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王室设有专管冰藏的官员——凌人,冰库叫凌阴。随着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人造冰的产量逐年增加,天然冰的使用量相对减少。人造冰又称机冰。分为大块冰和小块冰。冰藏保鲜一般在鱼捕获后立即进行。
冰藏保鲜的优点和缺点
冰藏保鲜的优点是不需要制冷设备,保鲜的鱼货质量好。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例如,带冰出海,在高温地区、季节损耗大。因此,有条件的渔船和冰鲜船已安装制冷设备,使冰不致融化。此外,冰藏保鲜鱼货有一定的时间限度,对海上作业1~2个星期以上的渔船不适用。
冰藏保鲜的应用范围
冰藏保鲜适用于各种水产品,包括鱼类、虾类、蟹类和贝类。对于大型鱼,捕获后需要处死,除鳃,去内脏,冲去血污,将鱼埋在冰中保藏。对于接触冰水易变色的鱼类,在加冰装箱时,要用硫酸纸或聚乙烯薄膜使鱼与冰水隔开。冰藏保鲜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鱼类品种,加冰量和装鱼容器的隔热性能,一般在1~2个星期之间。底层鱼类较长,中上层鱼类较短。
冰藏保鲜的具体方法
冰藏保鲜的具体方法包括层冰层鱼法和拌冰法。层冰层鱼法适用于大鱼冷却,一般鱼层厚度在50~100mm,冰鱼整体堆放高度约75cm,上用冰封顶,下用冰铺垫。干冰法操作简便,融冰水不仅可以清洗鱼体表面,除去细菌和黏液,同时具有防止鱼体表面氧化和干燥的作用。鱼体的冷却速度与鱼体的大小、初始温度、冰细碎程度以及用冰量有关。
结论
总的来说,冰藏保鲜是一种有效的水产品保鲜方法,它适用于各种水产品,并且操作简便。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在高温地区、季节的损耗较大,以及对渔船作业时间的限制。因此,在选择保鲜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和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