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防治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物理防治法是污水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实现水质净化。本文将从物理防治法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物理防治法的概念及原理
物理防治法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对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包括悬浮物的沉淀、浮选和过滤等。物理防治法主要针对水中的悬浮物而非溶解物,通过悬浮物在液体表面或底部的沉积,或使用机械方法进行沉淀和悬浮处理。
三、物理防治法的方法
1. 沉淀法
沉淀法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水底,从而实现水质净化的方法。沉淀法可分为自然沉淀和机械沉淀两种。自然沉淀是在静止的水体中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自然沉降;机械沉淀则是通过搅拌、混合等手段使悬浮物在水流中加速沉降。
2. 浮选法
浮选法是利用气泡的吸附作用将悬浮物带至水面,再通过撇除或刮除的方式去除。浮选法可分为分散气浮和溶气气浮两种。分散气浮是通过机械搅拌或空气压缩产生气泡,使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浮至水面;溶气气浮则是通过高压将空气溶解在水中,在低压下释放出微小气泡,使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浮至水面。
3. 过滤法
过滤法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活性炭等)将悬浮物拦截在过滤器内部,从而实现水质净化。过滤法可分为慢滤、快滤和反渗透三种。慢滤是通过过滤介质的孔隙将悬浮物拦截;快滤则是在加压条件下使水流快速通过过滤介质,提高过滤效果;反渗透则是通过半透膜将悬浮物和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拦截在膜的一侧,实现深度净化。
四、物理防治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 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设施,主要通过沉淀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初次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平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大流量、高浓度的污水处理;竖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小流量、低浓度的污水处理;辐流式沉淀池则适用于大流量、低浓度的污水处理。
2. 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是污水处理厂的主体设施,主要通过沉淀法去除生物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和剩余有机物。二次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平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大流量、高浓度的污水处理;竖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小流量、低浓度的污水处理;辐流式沉淀池则适用于大流量、低浓度的污水处理。
3. 物理-化学处理单元
除了沉淀池外,物理防治法还在其他污水处理单元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预处理阶段可采用筛分、格栅等设备去除大块悬浮物和漂浮物;在深度处理阶段可采用反渗透、电渗析等技术实现水质深度净化。此外,在污泥处理阶段也可采用离心、干燥等物理方法对污泥进行脱水和干化处理。
五、结论
物理防治法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沉淀、浮选和过滤等多种方法实现水质净化。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物理防治法将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