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点刺试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作者:农技小达人回答时间:2024-05-19 01:36:02
一、皮肤点刺试验的原理
皮肤点刺试验的原理是将致敏原刺入皮肤,观察是否引起过敏反应。具体来说,若被检测者对过敏原有速发反应,会引起皮肤内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风团),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皮肤点刺试验采用组胺作阳性对照,以计算相对的反应强度,是一种有效测定过敏性皮肤病的特应性(对一种或多种变应原敏感)的方法。
二、皮肤点刺试验的操作过程
皮肤点刺试验的操作过程如下:
1. 准备工作:选择患者左前臂掌侧皮肤进行点刺。用记号笔在左臂中部标记所用点刺液名称,两种点刺液间的距离不小于5cm,以防止反应红晕融合。消毒皮肤。
2. 点刺操作: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液滴中,轻压刺破皮肤(以不出血为度),1秒后提起弃去。
3. 观察结果:5分钟后将全部液滴擦去,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
三、皮肤点刺试验的注意事项
皮肤点刺试验虽然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1. 禁忌症: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止行此类试验,妊娠期尽量避免检查。
2. 操作要求:宜在基本无临床症状时进行;应设生理盐水及组胺液作阴性及阳性对照;结果为阴性时,应继续观察3~4日,必要时,3~4周后重复试验;应准备肾上腺素注射液,以抢救可能发生的过敏性休克。
3. 操作环境: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通风良好,避免交叉污染。
4. 术后护理:点刺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揉搓、洗澡、游泳等行为,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总之,皮肤点刺试验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通过了解其原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过敏原筛查和诊断。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笔名:农技小达人 于 2024-05-19 01:36:02回答用户提问,问答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文献资料或标准答案,生活应用请先多方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