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土居知识问答

如何预防桂鱼养殖过程中的疾病?

作者:农技小达人回答时间:2024-04-04 04:13:01

1. 选好种:选择花纹大,大小均匀,无病无畸形(缺翅)的桂鱼种。购买鱼种回来放下塘时用胶管放,别用随鱼车的布管放。

2. 前期管理:放种前杀菌调水,放种时用“氧生源”抑虫防应激。前期桂花仔注意瘦身的鱼检测,及早发现,尽早处理,尤其是波豆虫,成数高低此步很重要。天气的急剧变化如“白撞雨”、台风等天气,水质突变对鱼造成强应激容易出现突眼红嘴(出血),所以雨后(杀虫消毒后)注重解毒抗应激,防重于治。

3. 水质管理:保持塘底干净,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如高溶氧、合理酸碱度、有一定的浮游动物做寄生虫的天敌、健康的鱼体等,鱼好、水好的情况下,病害自然就会少。保证饵料鱼不带寄生虫,桂花鱼里的寄生虫有一半是饵料鱼带来的,有条件的话,养殖户要先对饵料鱼杀虫再放入桂花池塘。

4. 疾病预防:鳜鱼的运输、鱼种分塘或转入大水面放养时,要进行适当的药物预防,以防止鱼病的发生与蔓延。一般在木桶、水缸、帆布桶等容器中进行;二是挂篓消毒法。此法对网箱养鳜鱼有效且方便。鱼种刚进箱或刚投喂饵料鱼时,在网箱中挂一竹篓,竹篓沉入水面下50厘米左右,竹篓加盖,然后在每一竹篓内放一小石子作为沉子,再在每一竹篓内装入100克漂白粉,第二天装漂白粉前,将残渣就地洗净。三是挂袋消毒法。在寄生虫病发生季节,每7天1次,将袋挂于网箱中间,一只网箱挂一个,每袋装硫酸铜100克和硫酸亚铁32克。

5. 饲料选择:以精料为主,需要注意营养均衡搭配。

6. 日常管理:做好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在6-9月时,由于温度较高,每周进行1次注水和排水工作,换水量为0.4m,维持40公分以上的池水透明度。提升水质方法:可以使用每亩5-8㎏的碳铵或每亩3-5㎏尿素,对全池进行泼洒。

7. 疾病防控:由于鳜鱼的特殊食性,内服药对其疾病几乎没有办法治疗,因此,防病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养殖环境要好首先,做好鱼塘的清塘消毒。无论是干法消毒,还是带水消毒,均以生石灰清塘效果为好,不仅可以改善底质,还能彻底杀灭一些其他药物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孢子、病毒。其次是保持适宜的水体养殖环境。水深要随鱼体长大逐渐加至2米左右,PH值6.5~7.5,溶氧保持在每升5毫克以上,控制水中硫化氢和氨氮的浓度。必须千方百计防止鳜鱼浮头,浮过头的鱼体免疫力明显下降,常会因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病原体的侵袭而死亡。因此,养殖池除经常冲水、保持水质清新外,机械增氧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每5~6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面须配3千瓦的增氧机1台,视情开机增氧。饵料鱼处理饵料鱼除了大小适中,数量充足外,特别要做好入池前检疫消毒,防止带病入池引起鳜鱼感染。

8. 疾病防治:一旦患有此病,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消瘦而死亡。防治方法:①对桂鱼的孵化用水用60目尼龙纱绢网过滤,以防杂物进入。②用0.01%孔雀石绿溶液泼洒,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或用2%的食盐水泼洒停水5分钟。③勿选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下塘前,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另外,在捕捞及运输过程中,防止鱼体擦伤。

以上就是预防桂鱼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几种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笔名:农技小达人 于 2024-04-04 04:13:01回答用户提问,问答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文献资料或标准答案,生活应用请先多方考证。
阅读:0次

相关文章

鱼类矿物质如何维护骨骼健康

骨骼健康对于我们的身体至关重要,它不仅支撑着我们的身体,还影响着我们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在维护骨骼健康的众多因素中,饮食起着关键作用。而鱼类作为一种富含多种矿物质的食物,对骨骼健康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2024-07-16

浴缸养殖大闸蟹的步骤

一、养殖准备
推荐2024-07-13

塑料桶储存大闸蟹的技巧

大闸蟹作为一种美味的水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当我们购买的大闸蟹一时吃不完时,如何妥善储存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塑料桶储存法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实用的方法。
2024-07-13

冰箱储存大闸蟹的注意事项

大闸蟹作为一种美味的海鲜,因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喜爱。然而,由于其易变质的特点,正确的储存方法至关重要。在众多储存方式中,冰箱储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但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2024-07-13

不同季节大闸蟹口感差异

秋季,无疑是大闸蟹的黄金季节。通常来说,大闸蟹的食蟹季节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到除夕夜之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大闸蟹的口感和品质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2024-07-13

大闸蟹最佳捕捞时间

首先,从大闸蟹的生长周期来看,大闸蟹一般在每年的 4 月份左右投放蟹苗,经过 1-2 年的生长,到第 2 年的 9-10 月份左右达到捕捞上市的成熟阶段。大闸蟹的生长主要分为 8 个时期,分别为受精卵期、蚤状幼体期、蟹苗期、豆蟹期、扣蟹期、黄蟹期、成蟹期及亲蟹期。成蟹期一般在农历八月后,此阶段的大闸蟹已经完成最后一次蜕壳,体重达到 150 以上,之后个头将不再增大,此时的大闸蟹肥美,是捕捞的适宜阶段。
2024-07-13

大闸蟹的经济意义

首先,大闸蟹带动了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大闸蟹养殖产业规模庞大,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到阳澄湖、太湖东岸等地,水网纵横、湖泊密布的地理环境为大闸蟹提供了优良的生长条件。众多养殖户投身其中,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以阳澄湖为例,尽管其合法养殖水面有限,但品牌效应显著。而在其他地区,如巴城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面积开展特种水产养殖,将大闸蟹养殖确立为主打产品,不仅扩大了养殖面积,提高了产量,还带动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养殖产业的升级。
2024-07-13

大闸蟹的历史文化

据说在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已在江南的陆地上定居栖息,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中就有许多人从事捕捞水产的工作,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创建出了鱼米之乡,大闸蟹也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2024-07-13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