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拔和培养懂科学技术的农村领导干部?
选拔和培养懂科学技术的农村领导干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提高农村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
农村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仅影响社会的物质文化,同时也影响着思想、道德、政治等非物质文化。因此,提高农村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通过培训教育,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科学技术,从而更好地领导和推动农村的发展。
2. 拓宽后备干部的推选范围
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在选拔农村后备干部时,应当拓宽后备干部的推选范围,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让广大党员群众推荐后备干部。同时,要重点培养、定期考核,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使其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
3. 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教育培训
可以通过党校、成人学校、党员远程教育培训等方式,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学习党的农村路线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法律知识,利用远程教育、农村专业知识培训等方法,学习种植养殖、水养等农业生产技能,提高后备干部带头学习推农业新技术、新方式,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能力。
4. 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培养登记制度
对后备干部的文化程度、培养情况、工作表现、政治素养、专项特长、技术技能培养方责任人等进行登记造册。实行一名后备干部一名培养联系人,对党员和后备干部进行平时与定期考察和动态跟踪培养、管理,采取走访群众、与后备干部交心谈心等方式,认真填写培养登记册以供教育培训。
5. 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法律素养教育
要加强对农村干部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帮助干部树立法制意识,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用于农村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教育,不断丰富农村干部的法律知识。
6. 提高农村干部的知识素养
要积极鼓励农村干部学习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学习素养。各级***可以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干部参加远程教育,参加成人学历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的学历层次。
7. 建立“科学治理案例库”和示范区
将开放发展的浦东样板、精准扶贫的宁德样板、科技创新的中关村样板等近年来涌现的科学治理典范,归纳提升,总结推广,让各级领导干部看得见、摸得着,想得深、悟得透,学得活、用得好,彰显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作用。
8. 强化决策科学,推动治理科学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基础,其核心在于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其关键在于通过监督“微权利”,防止“微腐败”,实现“微治理”。目前,河南在总结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正在尝试“厘权清单化、用权程序化、监权科学化”乡村治理模式,力求通过3-5年努力,初步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