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在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控制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1. 温度控制
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差会影响生鲜产品的鲜活性,从而产生货损。因此,在运输过程中,控制车辆内的冷藏温度是降低生鲜产品损耗率的重要手段。生鲜食品在物流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有机械制冷设备的箱体或车辆,或在运输前采取加冰或保温等措施,尽量保持适宜的低温。而对于不同的品类,所要求冷库的温度也不尽相同。对于急需配送的冷鲜肉禽类产品,运输温度应控制在0℃~5℃之间,此种条件下,肉禽类产品可以储存一周左右。在运输冷冻存储肉禽类产品时,冷冻库的温度则必须保持在-18℃以下。
2. 湿度控制
农产品采摘之后,由于蒸腾作用的影响会损失自身的水分。农产品物流对对湿度没有硬性的要求,反之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湿度控制有苛刻的标准。以蔬菜为例,含水量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水蒸发如果水分损失过大,蔬菜中的酶活性增强,水解速度加快,呼吸消耗量增加;相反,空气湿度过高,也导致水果和蔬菜的生理疾病(EG:柑桔果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呼吸增强,使果皮组织活力旺盛,引起水肿)。因此,湿度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3. 使用温湿度记录仪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在冷链运输过程中,配备使用建大仁科的大屏USB温湿度记录仪对运输中的各环节进行全程温湿度监控,能够保证货品始终保持在一个温度中,并可提供完整的数据用来证明。这种记录仪不仅可以实时显示温湿度数据,还能在数值超限时发出警报,并能将存储的数据以EXCEL、TXT、PDF等格式导出做成报表给客户。
4. 注意堆码方式和气调包装
生鲜产品在运输堆码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气流的流通,还要考虑货物之间的挤压问题。生鲜产品外形大多不规则,物理损害有时也是造成生鲜产品损耗的重要因素。另外,用冷藏车装载货物时,其堆积高度应不超过限载线为宜,货物之间应留有空隙,以利冷气循环。此外,生鲜产品的冷库必须是气调冷库,包装必须是气调包装。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果蔬可选用不同厚度的聚乙烯薄膜袋。而肉禽类生鲜品在运输期间应使用气密的复合材料包装,控制温度在-18℃以下进行运输配送,避免肉禽类脂肪氧化、脱水损耗、细菌繁殖等现象发生。
5. 规范运输流程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要从源头上规范运输流程,包括收割前的天气、气温、湿度,生鲜农产品的成熟度、生长情况,生鲜挑选程度,消毒杀菌情况,包装方法,预冷方法和环境条件,运输前温度情况等。
总的来说,控制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适当的冷藏设备和措施,实时的温湿度监控,合理的堆码方式和气调包装,以及规范的运输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