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苗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温度问题
鸡苗对温度的需求很高,一定要有一个温暖的稳定的温度才能让鸡苗快速健康生长。尤其是小鸡刚从蛋中孵化出来的时候,应该把小鸡放到温室之中管理,温室中的温度也不能低于30摄氏度,当然太高了也不好。小鸡生长几天后,就可以把温度降低一些了,降的幅度不要太大,一个礼拜左右降低1-2摄氏度。小鸡出生一个月后,温度就不要再往下降了,把温度保持在26摄氏度左右就可以,温度可以稍有偏差,但差距不能太大。
二、密度问题
养殖鸡苗的时候,养殖密度跟鸡苗能不能健康生长有很大关系,是小鸡生长的关键。小鸡的养殖密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气候下养殖的密度也有所不同,比如冬天的时候,养殖的密度就应该相对较大一点,这样对养殖场中的温度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夏天的时候就要把养殖密度适当调小一点了,夏天本来就热,小鸡再拥挤一点会热出问题来的,还不利于保持环境。也要根据鸡苗的大小来改变饲养密度,鸡苗比较大,密度就小一点,鸡苗比较小,养殖密度就大一点。
三、光照问题
所有的家禽对光照都有很大的需求,在充足的光照下,无论是进食量还是生长速度都有明显的提升。管理鸡苗的时候也是要给足它们光照。养殖小鸡的地方最好选择在一个比较向阳的地方,在阳光满足不了光照的情况下,通过日光灯补光。你可以24小时开日光灯给小鸡补充光照,也可以在晚上关闭几个小时。光照时长要足,但是光照的强度不要高,光照太强会对小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四、湿度问题
很多人对湿度并不是很关心,不知道湿度对小鸡有什么影响。鸡苗养殖地的湿度关系到了它们的生长温度,为了保证小鸡的生存温度,就要先调节好养殖场的湿度。一般来说,养殖场中的湿度不能太高,最高不能高过百分之六十。当空气中的湿度比例较高的时候,小鸡的身体热量会消耗的比较快,不利于小鸡生长;当养鸡场中湿度浇低的时候,小鸡又会干燥,连身上的羽毛都生长不出来了。
五、通风问题
通风是改善鸡舍内部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随着小鸡一天一天的长大,呼吸量也会有明显的上涨,空气质量就会降低的更快。如果不及时通风换气,小鸡很有可能患上呼吸方面的疾病,甚至连肠胃也会受到影响。
六、粪便处理问题
在肉鸡养殖场中,很多养殖户不注重粪便处理。良好的粪便处理能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非常重要。对于粪便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将其远离禽舍,或采取密封堆沤等熟化措施杀灭其中的病原。
七、消毒问题
环境消毒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养殖户不注重消毒或消毒剂使用不当。建议至少要准备3种消毒剂轮换使用以避免消毒效力降低。在多批次感染相同疾病或爆发烈性传染病之后一定要更换消毒剂并使用消毒效果好的产品,以避免相同病原再次感染大群。
八、养殖管理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户往往只关注饲料、药物和兽医诊疗工作,而忽略了养殖管理的重要性。养殖管理包括饲养密度、光照、湿度、通风等多个方面。只有把这些方面都做好,才能够提高鸡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九、采食量问题
在正常养殖后期(如30日龄以后),很多养殖户都会问“是否有能增加采食量的产品”。正常情况下可定期投喂提高转化率的保健品以达到改善料肉比的效果,如每周投2~3天的活菌制剂。
十、药物使用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户过度依赖药物,天天喂药,不喂不放心。这种做法不仅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因此,在大群精神状态、采食饮水、行为正常时不需要投药。需要做的一是搞好消毒工作,二是使用提高抵抗力的保健品使机体抵抗力升高,减少发病。
十一、应激预防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应激无处不在。最大的应激因素是龟疫应激和温差应激。养殖户都知道在使用疫苗后投药预防免疫应激,而忽略了免疫的过程中抓鸡也是一种应激行为。建议在使用疫苗4小时之前使用预防应激的药物(饮水免疫除外);而温度应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差过大(超过6即可表现明显),大多数养殖户都能坚持看天气预报,在了解到未来会出现大幅温度变化时可在晚间投2小时的预防应激的药物,以减轻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
十二、疫苗使用问题
有些养殖户认为疫苗不管用,实际上疫苗是预防病毒病的首选。免疫后还会发病不能单纯将责任归为疫苗不行,而是要找到发病的真正原因。
总之,在鸡苗养殖过程中,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认真对待以上这些常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鸡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最终实现养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