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养牛场的常见疾病?
1. 做好卫生防控
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以及普通病多数由病原菌引起。消毒是使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措施,对环境、用具等杀灭病原菌的过程,是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
- 环境消毒:彻底清扫牛场,垫平洼地,防止积水;清除杂草堆物,防止污染物堆积,定期灭蝇灭鼠,每月进行1次药物消毒。人员和车辆进出口设消毒池,池内放置消毒溶液,消毒池进行定期清洗补充、更换药液。
- 饲养用具消毒:每周用消毒液刷洗1次。
- 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经淋浴后,更换消毒衣、帽、鞋才能进入牛舍。
- 引进牛群的消毒工作:牛进圈舍前要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所用器具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2. 防止其他动物引起的感染
牛的疾病与其他动物的一些疾病能够互感,比如孢子虫病可以由犬感染给牛群,造成很大损失。因此,牛场不应放养鸡、鸭、鹅、犬等动物,防止动物疫病相互感染。
3. 做好寄生虫病防治
寄生虫感染是牛常见的疾病。所以牛群要定期进行驱虫。驱虫可以采用注射驱虫,也可以口服驱虫,对体外寄生虫可以采用药浴或者喷淋驱虫。
4. 做好免疫工作
要做好牛口蹄疫、炭疽、牛布氏杆菌病等的免疫。犊牛口蹄疫免疫。4~5个月首免,肌注牛羊“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单价苗)2mL/头或牛羊O、A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多价苗)2mL/头;首免后6个月二免(方法、剂量同首免),以后间隔6个月接种1次,肌注单价苗3mL/头或双价苗4mL/头。6月龄注射气肿疽牛出败二联苗(免疫期1年),肌肉注射牛粘膜病弱毒疫苗(免疫期1年)。
5. 防止代谢性疾病发生
代谢性疾病多由营养不平衡引起的,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有VA、VE、VD等缺乏引起的消瘦、软骨(犊牛、胎儿)、夜盲等疾病;有些地方会出现缺硒、锌、钙、硫等微量元素缺乏症,表现为抗病力差、异食、舔舐等症状。由于许多养殖户不注意饲料调制以及配方技术,造成能蛋水平不平衡等,也容易发生代谢疾病。因此,要提高饲料调制和配合技术,防止代谢疾病的发生。
6. 掌握发病规律,做好预防工作
有些疾病因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而发生,因而应当注意季节性气候变化对牛疾病的影响。春、夏季多雨、潮湿气候,容易引起犊牛病毒性、球虫性腹泻,应当注意防潮,尤其是要勤清扫、防止垫草、圈舍污物堆积。夏季高温部分个体采食减少、出现日射病,要注意给予充分清洁的饮水;新草收获时,往往饲喂过多的麦草、稻草等,易引起消化道不适疾病。突然的饲料变化等易导致牛采食量下降较大,因而要逐步变换饲草。
7. 注意事项
养牛场应该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开阔的地方,位置要远离城区,不宜建在嘈杂,距离居民区至少一公里的地方。养牛场的布局也要做好相应的设置,例如要用围墙将生活区,生产区等各种区域隔开。在每个区域的出入口位置建立消毒池,将牛粪场,病牛舍等较危险的区域设在离生产生活去至少300米的地方,防治病菌的传播与保持周围的卫生。
工作人员进入各区要更换无毒工作服,进入前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进入养牛场的所有人或车都要进行消毒,避免外带病菌。养牛场内要保持卫生的环境,没有异味,没有牛粪。做好养牛场内的通风透气,至少半个月消一次毒,牛场里的用具要经常消毒。
如果是初次养牛或是母牛产量不足需要购买牛苗,一定要从没有病害的,非疫区的地方购买,并在入场时也将牛苗进行消毒。不得立即将新购牛苗与老牛放在一起养殖,要先将新牛单独饲养半个月左后,发现没有异常情况再一起饲养。
以上就是预防养牛场常见疾病的几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