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首先,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基础是选择优良品种及个体。荷斯坦奶牛是奶牛各品种中产奶量最高的,因此养殖这种品种可以显著提升产奶潜力([1])。除此之外,加强日常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牛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从而有利于奶牛的健康生产和高产([1])。
其次,防范应激对提高奶牛产奶量至关重要。奶牛理想的周围环境温度范围为5—20℃,应激时奶牛的采食量会明显下降,影响产奶量。因此,在春冬换季之时,特别需要注意增强奶牛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应激的发生([1])。
再者,合理搭配饲料是产奶多少的关键因素。奶牛日粮应该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适当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以满足产奶的营养需求。在饲料中加入丝兰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及乳总固形物的含量,并且能够降低乳中尿素和体细胞的数量([1])。
此外,延长光照时间也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新陈代谢,增加产奶量。采用灯光照明,时间保持在13-14小时内,可以提高奶牛的新陈代谢快,增加产奶量([2])。同时,为了保证奶牛的消化能力和增加食欲,适当的户外活动非常必要。让奶牛在白天或夜间适当活动,尤其是在晚上12点左右,可以让它们提高消化能力,增加食欲,从而提高产奶量([3])。
另外,睡卧处的铺垫也对奶牛的产奶量有影响。如果奶牛整夜躺在又湿又硬的地面上,不仅会影响产奶量,还容易导致一些疾病。因此,为奶牛提供干燥、舒适的睡眠环境是提高产奶量的重要一环([3])。
最后,根据奶牛不同的泌乳阶段调整饲料配比也非常重要。在泌乳前期,需要提供高营养的饲料以帮助母牛恢复和调整;在泌乳中期,食欲增强,体重增加,可按正常标准饲喂;在泌乳后期,精料不宜过多,应适当控制饲料中的粗精料比例([10])。
总之,提高奶牛产奶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品种选择、日常管理、环境控制、饲料搭配、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从而实现牧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