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苗孵化条件控制
一、温度控制
温度是鸡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胚胎正常发育。孵化时温度控制要平稳,防止忽高忽低。鸡苗孵化期为21d,孵化温度为:1~6d为38.5℃,7~14d为38℃,15~18d为37.8℃,19~21d为37.4℃左右。在孵化过程中,应根据胚胎不同的发育时期合理地调节孵化温度。在孵化初期,胚胎的物质代谢处于低级阶段,自身产热少,温度应稍高,可以刺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胚胎的发育;后期的温度要低,但是到出壳时应稍稍升高,便于出壳整齐。
二、湿度控制
湿度也是孵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一个因素。在孵化初期,适宜的湿度可以使胚胎受热均匀;在中后期,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散热和啄壳出雏。一般来说,入孵器湿度为50%~60%,出雏器湿度为65%~75%。检查湿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测量种蛋孵化过程中的失重量来检验,适宜的湿度下,失重量应在11%~13.5%之间。
三、通风换气
鸡胚胎发育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尤其是在孵化后期,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增大,二氧化碳排出增加,这时应加大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孵化器的风门大小来控制通风量,同时要注意避免通风过度导致胚胎失水过多。
四、翻蛋
翻蛋的作用是使胚胎在孵化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热量和氧气,防止胚胎与蛋壳内膜粘连。在孵化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翻蛋操作,翻蛋的角度和次数应根据孵化器的类型和胚胎发育阶段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天翻蛋2~3次,每次翻转90°。
五、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的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关键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也会影响孵化效果。例如,种蛋的选择和处理、孵化器的清洁和消毒、孵化过程中的照蛋操作等。在孵化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孵化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孵化过程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鸡苗孵化条件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才能提高孵化成功率,培育出高质量的鸡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