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苗温度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鸡苗对温度的需求特点
鸡苗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鸡苗在孵化后的前几天需要较高的温度,约为33-35摄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鸡苗对温度的需求逐渐降低,每周降低约2-4摄氏度。到了30-40日龄后,可以停止人工保温。此外,鸡苗的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在温度管理中要避免忽高忽低的情况。
二、保温措施
1. 室内温度控制:在鸡苗生长初期,室内温度应保持在33-35摄氏度,随后每周降低约2-4摄氏度。为了确保温度适宜,可以在鸡舍内设置温度计,并将其放在远离进风口、热源、与鸡背等高的位置。
2. 保温设备:目前常用的保温设备有煤炉、保温炕、电力保温伞、保温箱、烟道、红外线等。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以保证鸡苗生长环境的温度适宜。
3. 灵活调整:在温度管理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保温措施。例如,在昼夜、天气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温度,确保鸡苗生活环境的稳定。
三、其他管理要点
1. 饮水与开食:鸡苗进入鸡舍后,要在2小时内给予饮水,首次饮水时建议在饮水中添加0.5%的葡萄糖溶液和0.1%维生素c。饮水2-3小时后再开食,有利于鸡苗消化吸收残留在体内的卵黄,促进鸡苗肠道的消化能力。
2. 温度与通风: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因封闭环境导致的有害气体积累。在天气良好时,可以适当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在寒冷天气,可以在中午阳光充足时进行通风。
3. 湿度与光照:育雏期湿度保持在65%~70%。雏鸡出壳后2~3天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3天后改为23小时光照,1小时的黑暗时间。1~2周龄时,每20平方米给予40~60瓦光照;2~4周龄可降为15~30瓦光照。
四、总结
鸡苗温度管理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要根据鸡苗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确保温度适宜。同时,要注意其他管理要点,如饮水、开食、通风、湿度、光照等,为鸡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