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1. 鸭瘟
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鸭对该病毒都有很高的易感性。防治方法主要是注射鸭瘟疫苗,7~10日龄的雏鸭应进行首免,肌肉注射0.5毫升;25~30日龄进行2免,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6个月;蛋鸭和种鸭在产蛋前进行第3次免疫,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可达1年。
2.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防治方法可以使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种鸭生产前1个月用弱毒疫苗第1次免疫,2周后第2次免疫,每次肌肉注射1毫升,或者生产前2~3周用鸭肝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没有鸭肝母源抗体的小鸭在1天龄皮下注射50倍稀释的弱毒疫苗0.1ml/只。母源抗体雏鸭在7~10日龄稀释50倍的弱毒疫苗0.2ml/只。
3. 鸭大肠杆菌病
鸭大肠杆菌病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但雏鸭的发病率一般与鸡蛋的污染有关。防治方法可以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免疫预防。此外,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经药敏试验筛选有效药物治疗。
4.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经皮肤外伤感染。防治方法主要是做好鸭群工作,分别饲养不同品种、年龄的鸭,保持饲料饮水清洁,避免病毒感染。
5. 鸭霍乱
鸭霍乱目前主要是散发流行,但有时出现地方性流行。鸭出败多发生于日龄较大的鸭。防治方法可以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压力,避免饲喂发霉饲料。此外,禽霍乱的病原有多个血清型,使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菌苗免疫预防。
6. 鸭曲霉菌病
鸭曲霉菌病是禽类的多发病,鸭子也是极其容易感染的。病症表现为萎靡不振,长期蹲着不愿意走动,鸭脖气管有明显的浮肿现象,并且还伴随着呼吸困难的现象。如果观察到鸭子的粪便是绿稀色的,就是感染了禽曲霉菌病。发病的鸭种要用恩诺沙星并且伴随着饲料来喂养,一直喂养到情况有所好转才可以,其它的鸭子也要注意用青霉素来搅拌喂食,避免受到感染。
7. 鸭流感
鸭流感是由鸭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鸭会出现以下症状:病鸭有呼吸道症状,有鼻涕,流泪粪便青绿稀薄,采食量下降,个别有神经症状,扭颈,角弓反张,横冲直撞,脚部鳞片出血。
以上就是鸭子常见的一些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