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土居知识问答

鸡苗日常管理的工作流程

作者:农技小达人回答时间:2024-05-26 05:26:02

一、育雏期管理

1. 温度管理:育雏期的温度要适中,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雏鸡到达鸡舍后的第一周,舍内温度应保持在33-35℃,以后每周降低2℃,直至降至20℃左右。

2. 湿度管理:育雏期的湿度也很重要,湿度过高会导致雏鸡羽毛湿润,易引发疾病;湿度过低则会使雏鸡羽毛过于干燥,影响其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雏鸡到达鸡舍后的第一周,舍内湿度应保持在60-70%,以后逐渐降低至50%左右。

3. 通风管理:雏鸡呼吸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要保证鸡舍内的通风良好。在保证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适当开窗通风,使空气新鲜。

4. 光照管理:雏鸡需要适当的光照时间来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一般情况下,雏鸡到达鸡舍后的第一周,光照时间为23-24小时/天,以后每周减少1小时,直至降至16小时/天。

5. 密度管理:鸡舍内雏鸡的密度要适宜,过高的密度会导致雏鸡之间的互相挤压,影响其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饲养雏鸡的数量应根据鸡舍的大小和通风条件来确定,一般为30-40只/平方米。

二、免疫接种

为了预防雏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鸡免疫程序,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鸡痘等的免疫工作。具体免疫时间和疫苗种类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免疫程序执行。

三、饲料管理

雏鸡的饲料要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一般情况下,雏鸡到达鸡舍后的第一周,应喂给全价雏鸡料,以后逐渐过渡到育成期饲料。饲料的投放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四、日常观察

鸡苗的日常管理还需要注意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食欲、排泄物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五、转群管理

当雏鸡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将其从育雏舍转移到育成舍。在转群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雏鸡的惊扰,保证其顺利适应新环境。

六、疾病防治

在鸡苗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同时,要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鸡苗日常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多个方面,只有全面关注并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鸡苗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笔名:农技小达人 于 2024-05-26 05:26:02回答用户提问,问答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文献资料或标准答案,生活应用请先多方考证。
阅读:0次

相关文章

养鸡常见疾病的处理

养鸡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产业,其中疾病的防控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将对养鸡常见疾病的处理进行详细阐述。
2024-08-15

鸭粪便无害化的有效方法

鸭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详细阐述鸭粪便无害化的多种有效方法。
2024-08-12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