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繁殖疾病防治措施
一、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眼部周围毛粘连形成“眼圈”,嗜睡,两肢软弱,跛行或卧地不起,行走摇晃,转圈,倒退,前仰后翻,翻倒后仰卧,不易翻转等。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减少应激因素,以及在流行地区在雏鸭料中添加抗菌素药物等办法。使用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苗进行免疫预防,并用多种抗菌素(阿普霉素、硫酸粘杆菌素、庆大霉素、蒽诺沙星等连用4~5天)进行治疗。
二、鸭瘟
鸭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防治本病无专用药,主要是搞好预防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进行免疫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不到疫区放牧。
三、禽流感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到14天不等,主要症状包括病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打喷嚏,鼻腔内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液,鼻孔堵塞,呼吸困难,常出现摆头、张口喘息症状等。防治措施以免疫为主,与扑杀、监测、封锁等措施相结合。疫苗选型正确。水禽可用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包括Re-6毒株和D7株(鸭源H5N2弱毒株)。蛋禽一般在开产前需要免疫3~4次,免疫时间根据抗体水平确定。
四、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等。防治措施包括种鸭可采用弱毒疫苗或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使子代雏鸭在关键性的最初几周内获得免疫保护。注射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能够防止传染发病和死亡率。也可用鸭肝炎病毒抗原免疫母鸭或鸡一定次数和一定时间,然后取卵制成高免卵黄抗体用于治疗。
五、减蛋综合症
减蛋综合症主要发生于产蛋鸭群,传染途径既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水平传播。预防可用疫苗接种,蛋鸭120日龄用鸭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或鸭减蛋综合症蜂胶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每羽1毫升。在本病流行区域已发病鸭群,加强消毒,鸭群补充维生素AD3粉、复合维生素、增蛋宝等,以及抗病毒药(如病毒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