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物的使用方法有哪些技巧?
第一层:驱虫程序的合理性
驱虫程序是根据不同阶段的猪只制定的,应该有针对性且符合猪只生理状态的需求。例如后备猪在引种后第二周和配种前需要进行驱虫;种公猪每年需要驱虫三次;空怀母猪在配种前、怀孕母猪在产前两周、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二周以及生长育肥猪在保育结束转育肥舍前均需进行驱虫。
第二层:驱虫药物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是关键。对于体内外寄生虫,可以选择含有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的药物;对于单纯的体外驱虫,则可选用双甲脒乳油针对疥螨、虱、蜱等。药物的选择应该基于其对特定寄生虫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
第三层:使用方法的巧妙性
驱虫前准备
- 猪群停喂一餐以利于药物吸收。
- 药物与饲料要充分拌匀,并确保猪一次性吃完。
- 如遇适口性问题,可添加少量糖或甜味剂改善。
口服给药
- 计算准确的用药量,并均匀拌入饲料。
- 通常驱虫疗程为一周,间隔7-10天后需再进行一个疗程。
- 固定地点饲喂,便于后续清理和消毒。
体外用药
- 对于地面、墙壁和猪体本身进行均匀全面的喷洒。
- 注意保持猪体和地面、墙壁微微潮湿以保证药物效果。
- 体外喷雾操作一般在用药后7-10天重复一次以巩固效果。
第四层:疗程和剂量的充足性
- 确保足够的剂量和完整的疗程,口服给药连续饲喂一周后间隔7-10天再进行一个疗程。
- 体外喷洒药物同样需要在首次用药后间隔7-10天再重复一次。
第五层:注意事项
药物灵活性
- 根据猪群实际情况和药物特性灵活调整驱虫药。
剂量安全性
- 避免随意增加剂量,防止中毒和二次感染。
环境卫生
- 清理和清除粪便,避免虫卵再次感染。
护理观察
- 关注猪群对药物的反应,及时进行必要的护理。
第六层:驱虫前后的健胃消炎操作
健胃处理
- 使用健胃散减少胃肠粘膜的脱落。
消炎措施
- 驱虫后使用抗生素预防炎症。
营养补充
- 在完成健胃、驱虫、消炎流程后,补充必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促进生长。
综上所述,驱虫药物的使用不仅涉及到合理的程序安排、恰当的药物选择,还包括巧妙的使用方法、充足的疗程和安全的剂量。此外,还需要注意观察猪群反应并进行适当的护理。整个过程需要系统地规划和执行,以确保驱虫工作的高效进行。